雙堠曲

· 劉崧
雙堠迎人來,單堠送人去。五里十里有定程,萬水千山無盡處。 我欲登高堠,東南望故鄉。故鄉不可見,日落野茫茫。 野茫茫,風浩浩,馬頭一見一傷心,多少徵人是中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堠(hòu):古代瞭望敵情的土堡,這裏指路程的標誌。

翻譯

有兩座堠,一座迎人而來,一座送人離去。每五里、十里都有固定的路程,而萬水千山沒有盡頭。

我想要登上那高高的堠,向東南方眺望故鄉。然而故鄉看不見,太陽落下,四野茫茫。

四野茫茫,風兒浩浩,看到馬頭的方向,就一陣傷心,有多少出徵的人在這途中老去。

賞析

這首詩以堠作爲行程的標誌,通過雙堠的迎來送往,表現出旅途的漫長和艱辛。詩人想要登高望鄉,卻看不見故鄉,只看到日落時分茫茫的荒野,營造出一種孤獨、淒涼的氛圍。詩中的「野茫茫,風浩浩」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氛圍,而「馬頭一見一傷心,多少徵人是中老」則深刻地表達了徵人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在漫長征途中的無奈和悲哀。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蒼涼,情感真摯,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對徵人命運的同情和對故鄉的眷戀。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