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席光亭

吾師一席光,從誰借於是。 一聲鳳凰鳴,五色映天地。 此光師自光,何預他人事。 自性得自天,無借亦無匱。 不離一席間,天地萬物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吾師:我的老師。
  • 席光:指老師的光輝或智慧。
  • 五色:五彩繽紛的顏色,這裏比喻老師的智慧或教誨豐富多彩。
  • 自性:本性,天生的性質。
  • 無匱:不缺乏,無窮無盡。

翻譯

我的老師的光輝,是從哪裏借來的呢? 就像鳳凰的鳴叫,五彩的光芒映照着天地。 這光輝是老師自己擁有的,與他人無關。 本性是天生的,無需借來,也不會缺乏。 在這簡單的一席之間,包含了天地萬物的精髓。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老師智慧和教誨的讚美。詩中,「席光」象徵着老師的智慧和光輝,詩人通過鳳凰的鳴叫和五彩的光芒來比喻這種智慧的卓越和廣泛影響。詩的後半部分強調了這種智慧是老師內在自有的,與生俱來,無需外求,也不會耗盡。最後一句「不離一席間,天地萬物備」則表達了老師的教誨雖簡單卻包羅萬象,足以啓迪人心,涵蓋宇宙間的真理。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老師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