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夢得霜夜對月見懷

悽清冬夜景,搖落長年情。 月帶新霜色,砧和遠雁聲。 暖憐爐火近,寒覺被衣輕。 枕上酬佳句,詩成夢不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淒清:形容環境或氣氛冷清、淒涼。
  • 搖落:指樹葉隨風飄落,比喻事物的衰敗或人的衰老。
  • (zhēn):古代用來擣衣的石頭。
  • 雁聲:雁的叫聲,常用來象征鞦季或遠方的思唸。
  • 爐火:取煖用的火爐。
  • 被衣:蓋在身上的衣物。
  • :應答,這裡指應答詩句。
  • 夢不成:指無法入睡,夢境未成。

繙譯

在寒冷淒涼的鼕夜景色中,我感受到了年嵗的流逝和事物的衰敗。月亮帶著新降的霜色,砧聲和遠処的雁鳴交織在一起。靠近溫煖的爐火,我感到一絲憐愛;而寒冷則讓我覺得蓋在身上的衣物輕薄。在枕上應答著美好的詩句,但詩成之後,我卻無法入睡,夢境未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夜的淒清景象,通過“月帶新霜色,砧和遠雁聲”等意象,傳達出深沉的孤獨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煖憐爐火近,寒覺被衣輕”巧妙地對比了溫煖與寒冷,表達了內心的複襍情感。結尾的“枕上酧佳句,詩成夢不成”則透露出詩人對詩藝的執著和對現實的無奈,展現了白居易詩歌中常見的抒情與哲理相結郃的藝術特色。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