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適贈道友
褐綾袍厚暖,臥蓋行坐披。
紫氈履寬穩,蹇步頗相宜。
足適已忘履,身適已忘衣。
況我心又適,兼忘是與非。
三適今爲一,怡怡復熙熙。
禪那不動處,混沌未鑿時。
此固不可說,爲君強言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褐綾(hè líng):一種質地較厚的絲織品。
- 綾:一種質地輕薄、有光澤的絲織品。
- 氈履(zhān lǚ):用氈製成的鞋。
- 蹇步(jiǎn bù):行走困難的樣子,這裏指步履緩慢、穩重。
- 禪那(chán nà):佛教術語,指禪定,即心無雜念,達到一種超然的境界。
- 混沌(hùn dùn):原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團的景象,這裏比喻心境的原始、未開發狀態。
翻譯
穿着厚實暖和的褐綾袍子,無論是躺着蓋着還是行走坐着都披着它。 腳上穿着寬大穩當的紫氈鞋,緩慢而穩重的步伐與之相得益彰。 當腳感到舒適時,就忘記了鞋的存在;當身體感到舒適時,就忘記了衣服的存在。 何況我的心也感到舒適,同時忘記了是與非的紛擾。 這三種舒適今天合而爲一,心情愉悅而和樂。 在禪定的靜止之處,如同混沌未開時的原始狀態。 這種境界本來難以言說,但我還是盡力爲你描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穿着舒適的衣服和鞋子,表達了作者在物質和精神上都達到了一種和諧與滿足的狀態。詩中「足適已忘履,身適已忘衣」體現了作者對物質享受的超然態度,而「況我心又適,兼忘是與非」則進一步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超脫。最後,作者用「禪那不動處,混沌未鑿時」來形容自己達到的境界,既神祕又深邃,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紛擾、迴歸本真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