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可大:人名,即張可大,明代官員。
- 邀遊:邀請遊玩。
- 張常侍:張可大的官職,常侍是古代官名,指常在皇帝身邊的侍從。
- 五侯:指權貴之家。
- 別館:別墅,別業。
- 平野:平坦的原野。
- 碧湖:青綠色的湖水。
- 乳燕:小燕子。
- 翻槐:在槐樹上翻飛。
- 鳴鳩:斑鳩的叫聲。
- 試麥風:嘗試麥田中的風,形容麥田的風吹過。
- 水窮:水流到盡頭。
- 亭隱:亭子隱約可見。
- 百花中:百花盛開的地方。
- 卻憶:反而想起。
- 山園路:通往山中園子的路。
- 芳菲:花草的香氣。
- 滿叢:遍佈叢林。
翻譯
張可大邀請我遊玩他的常侍園,園子位於權貴之家的別墅區,平坦的原野延伸至青綠色的湖水東邊。小燕子在槐樹上歡快地翻飛,斑鳩的叫聲伴隨着麥田中的微風。水流在千樹之間靜靜流淌,亭子隱約可見於百花盛開的地方。此時,我反而想起了通往山中園子的路,那裏的花草香氣正遍佈叢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常侍園的寧靜與美麗,通過細膩的自然景象描寫,展現了春夏之交的生機盎然。詩中「乳燕翻槐日,鳴鳩試麥風」生動描繪了小燕子在槐樹上翻飛和斑鳩在麥田中鳴叫的情景,充滿了田園生活的氣息。後兩句「水窮千樹裏,亭隱百花中」則通過遠景的描繪,展現了園子的廣闊與幽深。最後,詩人通過「卻憶山園路,芳菲正滿叢」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懷念與嚮往,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豔歌行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寄吳少溪宮錄七十 》 —— [ 明 ] 于慎行
- 《 烏棲曲四首 其三 》 —— [ 明 ] 于慎行
- 《 三月廿八日葛龍池朱訥齋二工部馮琢吾葛鳳池二太史同遊城西黃侍中園林看花四首 》 —— [ 明 ] 于慎行
- 《 安我素吏部倚舟過訪酬贈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亭山周師招飲黃石山頂 》 —— [ 明 ] 于慎行
- 《 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 —— [ 明 ] 于慎行
- 《 送陳春宇太史冊封楚藩二首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