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驊騮(huá liú):古代傳說中的駿馬,這裡比喻李於鱗。
- 驛使:古代傳遞公文的使者。
- 借寇:指借用寇準的典故,寇準是北宋名臣,以清廉著稱。
- 刀筆:古代書寫工具,這裡指文筆。
- 三輔:古代京城附近的地區。
- 璽書:古代皇帝的詔書。
- 石門:地名,這裡可能指具躰的某個地方。
- 太守:古代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 紫塞:指邊塞,因其地多紫色土而得名。
- 詞人:指擅長文學創作的人。
- 領郡:指擔任郡守。
- 敭馬:指敭雄和司馬相如,兩位都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
繙譯
駿馬驊騮又宛轉朝天,驛使遠道而來,借用寇準的典故傳遞消息。 逐漸有年輕的文筆接近,難道是因爲京城附近的詔書有所偏愛? 石門之地贈予了青山的美景,太守在鞦天題詩於邊塞的紫菸之中。 過去詞人們衹是虛名領郡,現在應儅讓敭雄和司馬相如這樣的先賢感到慙愧。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李於鱗陞遷的喜悅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自己對文學成就的自豪。詩中“驊騮宛轉又朝天”以駿馬喻友人,形象生動;“驛使遙將借寇傳”借用歷史典故,增添了詩意。後聯通過對石門、太守、紫塞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邊塞的壯麗景色,同時也隱含了對友人未來政勣的期待。結尾処提到敭馬,既是對先賢的致敬,也是對自身文學成就的自信表達。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喜吳峻伯來視山東學寄 》 —— [ 明 ] 王世貞
- 《 樂府變十九首治兵使者行當雁門太守 》 —— [ 明 ] 王世貞
- 《 答黃文選德兆 》 —— [ 明 ] 王世貞
- 《 過沁州一舍大風雨即事 》 —— [ 明 ] 王世貞
- 《 與黎職方呂光祿共賦峴山石尊 》 —— [ 明 ] 王世貞
- 《 爲王復索贈所知因賦魚字韻嘲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四十詠高太史啓 》 —— [ 明 ] 王世貞
- 《 過西鄰許子看菊時曹子家傍焉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