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寅: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這裏指的是明朝的一個具體年份。
- 廿四日:即二十四日。
- 朝曛:早晨的陽光。
- 江漚:江中的泡沫,這裏指江水。
- 杜宇:即杜鵑鳥,其鳴聲淒厲,常用來象徵悲愁。
翻譯
在壬寅年夏天的五月二十四日,我出門時仍然下着苦雨,這讓我怎能分辨出早晨的陽光呢? 太陽似乎無法照亮大地,青山都被雲霧所籠罩。 江水自然溼潤,而杜鵑的鳴叫聲豈能忍受聽聞。 幸好有張公子來訪,我們一起校對文章,感到非常高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雨天的景象,通過「苦雨」、「白日不照地」等詞句,傳達出詩人對陰雨連綿的無奈與鬱悶。詩中「青山都入雲」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雨霧的濃厚,增強了畫面的朦朧美。後兩句轉向人物活動,通過「喜有張公子」的相聚,爲沉悶的雨天帶來了一絲溫馨與喜悅,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貝瓊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薦,年已四十八。戰亂隱居,張士誠屢闢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並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教勳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