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五十三首

日入機暫息,日出還復萌。 世俗恣貪玩,晝夜亦無分。 不自揣已量,碌碌空勞生。 智哉龐德公,移家歸鹿門。 山月長對眠,隴雲時伴耕。 身潛名益遠,心斂道彌宏。 惟存一清約,持之遺子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ì):放縱,無拘束。
  • (chuǎi):估量,考慮。
  • 碌碌(lù lù):平庸無能。
  • 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以清高著稱。
  • 鹿門:山名,龐德公隱居之地。
  • (liǎn):收斂,約束。
  • 清約:清廉節儉。

翻譯

太陽落山時,我暫且停下機杼休息,太陽升起時,我又重新開始勞作。世俗之人放縱貪玩,晝夜不分。他們不自量力,平庸無能地空忙一生。明智的是龐德公,他搬家歸隱到鹿門山。山間的月亮常伴他入眠,山中的雲彩時常陪伴他耕作。他隱居不出,名聲卻越發遠揚,心境收斂,道義卻更加宏大。他只留下一份清廉節儉的生活準則,以此傳給子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世俗之人的貪玩無度和龐德公的隱居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清靜自守、淡泊名利生活的嚮往。詩中,「日入機暫息,日出還復萌」描繪了日常勞作的循環,而「世俗恣貪玩,晝夜亦無分」則批判了世俗的放縱。龐德公的形象成爲詩人理想的化身,他的隱居生活象徵着遠離塵囂、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高尚品格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學,洪武末舉明經,爲霍丘縣學訓導,建文間爲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屢陳國家大計。燕兵入京城,自經於應天府學尊經閣。嘗輯古今忠節事爲《觀感錄》。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