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

· 王恭
中酒空齋醉不眠,蕭蕭鳴雨暮春天。 自憐葉葉芭蕉裏,擬是吳山半夜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酒:指飲酒過量,醉了。
  • 空齋:空蕩蕩的書房。
  • 蕭蕭:形容雨聲。
  • 鳴雨:雨聲。
  • 暮春:春天的末尾。
  • 自憐:自我憐憫。
  • 擬是:好像是。
  • 吳山: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東南。
  • 半夜船:指夜半時分在吳山附近的船隻。

翻譯

醉酒之後,在空蕩蕩的書房裏無法入睡,聽着外面蕭蕭的雨聲,正是春末時節。 自我憐憫地望着窗外,每一片芭蕉葉都像是吳山夜半時分停泊的船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雨夜的靜謐與孤寂。詩人因酒醉而難以入眠,獨自在空蕩的書房中,聽着窗外蕭蕭的雨聲,感受着春末的氣息。詩中的「自憐」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而「葉葉芭蕉裏,擬是吳山半夜船」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將芭蕉葉比作夜半時分的船隻,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神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