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登南樓

· 王恭
樓隱青楓外,南天葉未霜。 寒山低度鳥,芳岸入斜陽。 復嘆年光暮,空憐鬢髮蒼。 故園三徑晚,歸笑醉壺觴。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樓:指位於南面的樓閣。
  • 青楓:一種樹木,葉子秋天會變紅。
  • 南天:指南方的天空。
  • 葉未霜:樹葉還沒有被霜打。
  • 寒山:寒冷的山嶺。
  • 低度鳥:飛得低的小鳥。
  • 芳岸:花香四溢的岸邊。
  • 斜陽:傍晚的太陽。
  • 年光暮:歲月已晚。
  • 鬢髮蒼:頭髮已經變白。
  • 故園:故鄉。
  • 三徑:指家園的小路。
  • 歸笑:回家的喜悅。
  • 醉壺觴:陶醉於酒杯之中。

翻譯

我登上隱於青楓樹外的南樓,南方的天空下,樹葉還未被霜打。 寒山之上,小鳥低飛,芳香的岸邊,斜陽灑入。 再次感嘆歲月已晚,空自憐惜白髮蒼蒼。 故鄉的小路上已是夜晚,回家的喜悅讓我陶醉於酒杯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冬時節登樓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中「寒山低度鳥,芳岸入斜陽」一句,以動襯靜,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寧靜而略帶憂鬱的傍晚圖景。結尾的「歸笑醉壺觴」則透露出詩人對歸家的渴望和喜悅,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