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博羅林董教

· 王恭
幾年□□著儒衣,兩度持衡坐棘闈。 嶺海路遙歸夢斷,蠻天雁少寄書稀。 時清豈嘆官如舊,道在寧憂祿尚微。 聞道故人多鶚薦,紛紛環佩滿王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棘闈:古代科舉考試的考場。
  • 蠻天:指邊遠地區的天空。
  • 鶚薦:比喻推薦賢才。
  • 環佩:古代衣帶上的玉佩,此處比喻官員。
  • 王畿:指京城及其周邊地區。

翻譯

幾年來一直穿着儒生的衣服,兩次參加科舉考試坐在棘闈中。 嶺海之間的路途遙遠,歸鄉的夢已經斷了,邊遠的天空下,鴻雁難以傳遞書信。 時代清明,我並不嘆息官職依舊,只要道義存在,我就不擔心俸祿微薄。 聽說故友們多有推薦賢才,紛紛有官員滿布京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仕途的感慨和對友人的思念。詩中,「棘闈」和「蠻天」分別象徵了詩人的科舉經歷和邊遠的生活環境,透露出一種無奈和孤獨。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對時局的樂觀態度和對友人的期待,體現了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士人的風範。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