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規:杜鵑鳥的別稱,常在春末啼叫,聲音悲切。
- 鳥石:指鳥石山,山名。
- 蒼茫:形容景色遼闊無邊,模糊不清。
-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處。
- 鳥道:形容山路險峻,只有鳥能飛過。
- 禪房:僧人居住或進行禪修的房屋。
- 磬聲:佛教法器磬發出的聲音,常用於誦經或禪定時。
- 桄榔:一種熱帶植物,葉子大而硬。
- 躑躅:一種植物,花色豔麗,但有毒。
- 驛程:古代驛站之間的路程。
- 漫沾衣:形容淚水多,沾溼了衣襟。
翻譯
杜鵑鳥的啼聲停止,似乎預示着春天即將離去,我漫步在蒼茫的鳥石山,深入那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處。險峻的山路上,陰森森的,人聲已絕,只有禪房裏傳來的稀疏磬聲,顯得格外寂靜。桄榔葉覆蓋着經冬的積雪,而躑躅花雖已凋謝,卻還未到傍晚的餘暉。回首望去,驛站間的路程向西延伸,明天就要離別,不禁淚溼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山中的景色與離別的情感。詩中通過子規的啼叫、山路的險峻、禪房的寂靜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幽深的氛圍。桄榔葉與躑躅花的描繪,既展現了山中的自然景緻,又隱喻了時光的流逝與生命的無常。結尾處的離別之情,更是加深了整首詩的感傷色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逝去和即將離別的深深哀愁。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
王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少傅相公二郎偕第進士暮春宴城東王氏園紀賀 》 —— [ 明 ] 嚴嵩
- 《 陰晦殘春可惜二首 》 —— [ 宋 ] 宋庠
- 《 桃園憶故人同善持君湖舫送春用秦少游春閨韻 》 —— [ 清 ] 龔鼎孳
- 《 霅山和丹巖晚春韻 其九 》 —— [ 宋 ] 衛宗武
- 《 盤隠別駕別造楊龜山祠堂拜奠於三月既望 》 —— [ 宋 ] 釋居簡
- 《 暮春月內署書閣前海棠花盛開率爾七言八韻寄長卿諫議 》 —— [ 宋 ] 張洎
- 《 次韻李彥淵送春 》 —— [ 宋 ] 劉才邵
- 《 莫春邑中與漫士別時滄洲叟命邀不果來 》 —— [ 明 ] 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