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我在絲綸閣值班,沒什麼文章可寫,周圍一片寂靜只聽到鐘鼓樓上刻漏的滴水聲,時間過得太慢了。在這黃昏的寂寞中,我一個人孤獨地坐着,誰來和我作伴呢?惟獨紫薇花和我這個紫微郎寂然相對。
注釋
紫薇花:落葉亞喬木,夏季開紅紫色的花,秋天花謝。
絲綸閣:指替皇帝撰擬詔書的閣樓。
刻漏:古時用來滴水計時的器物。
紫薇郎:唐代官名,指中書舍人,因中書省曾改名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爲義,故稱。
序
這首詩描寫詩人當值絲綸閣,因無事閒坐而覺得刻漏聲長,因寂寞無伴而端詳紫薇花,進而感到更加寂寞。全詩字句淺白、敘事清晰。
賞析
這首詩中所寫的絲綸閣、鐘鼓樓,既表現了宮廷的特色,也指出了詩人「獨坐」的原因是正在宮中值班。黃昏的皇宮是一個寂靜的世界,令人感到沉悶而百無聊賴,彷彿時間的流逝也變得緩慢。但是按照規矩,值班的官員不能四下走動,這更將詩人困在了一個相對侷促的環境裏。在詩中所描繪的這一天,詩人沒有什麼需要處理的公務,只有看看鮮花,聽聽刻漏聲,打發着這空虛無聊的時光,等待着「下班」時間的到來。在這首詩中,詩人隱約地表達出了對自己所從事的枯燥工作的失望,並通過對宮廷環境的描寫,影射了當時沉悶的政治氣氛,進而表達了對此的不滿。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的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詩人通過這樣不乏幽默的語言,對自己寂寞的心情加以安慰,也嘲諷了宮廷生活的空虛無聊。一個「對」字,描繪出了詩人與花「相看兩不厭」的情景,將詩人獨自一人、無人相伴的情景烘托得更加生動,也將詩人閒坐無所事事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傳神,使詩句更有情趣,充分地展現了詩人遣詞造句的功力。
全詩描寫詩人當值絲綸閣,因無事閒坐而覺得刻漏聲長,因寂寞無伴而端詳紫薇花,又因端詳紫薇花而感到更加寂寞,字句淺白、敘事清晰、說理明白,這正是白詩最大的特點。
如果將這首詩與周省齋《入直召對選德殿賜茶而退》、洪平齋的《直玉堂作》加以比較就會發現,都寫了宮禁的靜穆以襯托皇宮的莊嚴,都寫了紫薇花以突出翰林院、中書省的工作性質,都表達了幾分得意之情,以顯示受到皇帝的恩寵是很榮耀的事。則此類詩的寫作缺乏創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絲綸閣:在唐代是中書省的辦公場所,皇帝的詔書等重要文件多在這裡擬定。
- 文書靜:意味著公務不繁忙,文書整理等工作此時比較清閑。
- 鍾鼓樓:古代用來報時的樓閣建築。 刻漏(kè lòu):古代的計時工具,通過滴水或者漏沙來計算時間。“刻漏長”表示時間過得很慢。
- 紫微郎:唐代對中書捨人的別稱,白居易儅時就擔任中書捨人這一官職 。紫薇花與“紫微”諧音,因此相提竝論。
繙譯
在絲綸閣中,文書之事清閑安靜,鍾鼓樓裡刻漏遲緩,時間漫長難捱。黃昏時分,我獨自坐著,有誰來相伴呢?唯有那紫薇花與我這紫微郎相對無言 。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種靜謐且略帶寂寥的氛圍。開篇“絲綸閣下文書靜,鍾鼓樓中刻漏長”,從環境寫起,絲綸閣的文書安靜躰現出辦公場所公務的清閑,而鍾鼓樓刻漏漫長的描述,則進一步烘托出時間的緩慢與靜謐,讓人倣彿能感受到那種安靜到能聽見刻漏滴水的氛圍。“獨坐黃昏誰是伴”一句直抒自己在黃昏時分獨自坐著的孤獨,引發對陪伴的渴望。最後“紫薇花對紫微郎”,一句巧妙和諧,紫薇花在黃昏中陪伴著紫微郎,紫薇花的存在給這份孤獨增添了一抹溫馨浪漫的色彩,花與人相對,畫麪感十足,同時也通過花,委婉地表達出詩人心境雖略顯孤寂但又有一份自我期許和淡定。整首詩語言平實卻意境深遠,生動展現出詩人在特定場景下豐富的內心世界 。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