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詩詞
名句
作者
合集
每日
简体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搜索
合集: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給孩子的詩
詩經全集
古詩十九首
千家詩
樂府詩集
小學古詩詞
小學文言文
初中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
高中古詩詞
高中文言文
虞美人
雨霖鈴
長相思
憶江南
臨江仙
漁家傲
作者:
何絳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辛棄疾
李清照
陶淵明
蘇軾
納蘭性德
李煜
李商隱
王維
李賀
曹操
柳永
王安石
柳宗元
曹植
杜牧
唐寅
孟浩然
陸游
范仲淹
溫庭筠
劉禹錫
歐陽修
朝代:
三皇五帝
商
周
秦
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遼
宋
金
元
明
清
当代
體裁:
詩
詞
曲
賦
文
登海潮巖
[
明
]
何絳
岧嶢石室倚滄溟,漸上秋山興漸增。 峭壁倒懸梯兩道,小窗斜見浪千層。 人蹤絕處逢猴酒,鳥道通時接禹藤。 最喜徵徭猶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潘子登以詩扇見贈賦此答之
[
明
]
何絳
每開紈扇誦佳章,暑月風寒夜有光。 不是昔年浮海客,珠璣安得滿奚囊。
四出梅關
[
明
]
何絳
堪笑勞勞數尺軀,半生空自有眉須。 長吟草澤多新恨,四出梅關尚故吾。 西去楚雲連七澤,東流章水下三吳。 山川滿目皆惆悵,天下何人是丈夫。
壽羽四鄒廣文
[
明
]
何絳
清歌妙舞玳筵開,痛飲龍胎五色醅。 萼綠侍君曾二載,玉盆仙棗舊攜來。
猶子中木同餘旅食吳門以事先歸作詩示之
[
明
]
何絳
五千裏外初爲客,一棹還鄉秋又深。 諸父已傷歧路別,雙親應慰倚閭心。 登臨戒慎稱賢子,言語溫恭是德音。 歸去家園長物在,梅花依舊滿疏林。
壽羽四鄒廣文
[
明
]
何絳
吾愛君才比鄭虔,詞章落紙如雲煙。 諸生侍講環門立,雨雪都忘滿院前。
姑蘇送振夫侄還裏
[
明
]
何絳
經年爲客共依依,雪滿河橋送汝歸。 叔侄暫分江左路,夢魂先向嶺南飛。 嚴寒且逐雲中雁,慈母欣看身上衣。 我亦扁舟過震澤,包山來日訪靈威。
送陳太守還燕
[
明
]
何絳
五載清風遍草萊,何堪今日送君回。 最憐夾轂雙雙鹿,猶爲行春特地來。
寄壽李慧庵
[
明
]
何絳
黃冠高隱粵江湄,中歲功名付奕棋。 築就一樓供佛母,教成二子作儒師。 堂中賓客何曾識,篋裏錢刀盡欲施。 降日孟陬先正則,年年椒酒壽千卮。
送陳太守還燕
[
明
]
何絳
四望重重煙霧遮,單車此去向誰家。 爭知海國從今後,只對棠梨幾樹花。
壽雷峯家應物大師
[
明
]
何絳
衲衣千片把蒼藤,苦行中脩最上乘。 血汗任勞三十載,朝昏常飯半千僧。 心非水月同清靜,境到仇讎絕愛憎。 閒日每於松下坐,笑看山色一層層。
慧海上人住靜西山精舍餘以足疾未能應招聞其陂池林木之勝作此寄之
[
明
]
何絳
孤城東望水迢迢,病客空勞遠見招。 雖是遠公初住錫,松枝聞偃已多朝。
贈放梅師兼呈浩大師
[
明
]
何絳
蒲團兀坐最高僧,十載空山厭世情。 嚼米久知砂在飯,咬根長斷菜爲羹。 慣行苦行因忘苦,滅卻名聲始著名。 幸得本師施辣手,一回白棒一回生。
慧海上人住靜西山精舍餘以足疾未能應招聞其陂池林木之勝作此寄之
[
明
]
何絳
細風吹雨過池亭,閒誦金剛般若經。 幽鳥漸知人出食,雙雙戢羽立疏櫺。
留別超上人
[
明
]
何絳
石路沿溪雜鳥羣,楓林過盡嶺頭分。 三秋有客來紅葉,一夕同師語白雲。 山果暗從霜裏落,獸香靜向月中焚。 無端又下嚴城去,清梵疏鍾漸不聞。
« 上一页
下一页 »
熱門作者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辛棄疾
李清照
陶淵明
蘇軾
納蘭性德
李煜
李商隱
王維
李賀
曹操
柳永
王安石
柳宗元
曹植
杜牧
唐寅
孟浩然
陸游
范仲淹
溫庭筠
劉禹錫
歐陽修
熱門合集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給孩子的詩
詩經全集
古詩十九首
千家詩
樂府詩集
小學古詩詞
小學文言文
初中古詩詞
初中文言文
高中古詩詞
高中文言文
虞美人
雨霖鈴
長相思
憶江南
臨江仙
漁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