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靈篇 · 二七 [] 陳繼儒

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拂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藉以臥,意亦甚適,夢亦同趣。

集靈篇· 七一 [] 陳繼儒

盛衰之機,雖關運氣,而有心者必貴諸人謀;性命之理,固極精微,而講學者必求其實用。

集靈篇· 七二 [] 陳繼儒

魯如曾子,於道獨得其傳,可知資性不足限人也;貧如顏子,其樂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集靈篇· 七三 [] 陳繼儒

敦厚之人,始可託大事。故安劉氏者,必絳侯也;謹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興漢室者,必武侯也。

集靈篇· 七四 [] 陳繼儒

以漢高祖之英明,知呂后必殺戚姬,而不能救止,蓋其禍已成也;以陶朱公之智計,知長男必殺仲子,而不能保全,殆其罪難宥乎?

集靈篇· 七六 [] 陳繼儒

紫陽補《大學》格致之章,恐人誤入虛無,而必使之即物窮理,所以維正教也;陽明取孟子良知之說,恐人徒事記誦,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安得長者言 [] 陳繼儒

序 餘少從四方名賢遊,有聞輙掌錄之,已復死心。茅茨之下,霜降水落時,弋一二言拈題紙屏上,語不敢文,庶使異日,子孫躬耕之暇,若粗識數行字者,讀之了了也。如雲安得長者之言而稱之,則吾豈敢[疑缺] 吾本薄福

集靈篇· 七七 [] 陳繼儒

人稱我善良,則喜;稱我兇惡,則怒;此可見兇惡非美名也,即當立志爲善良。我見人淳謹,則愛,見人浮燥,則惡;此可見浮燥非佳士也,何不反身爲淳謹?

集靈篇· 七九 [] 陳繼儒

天有風雨,人以宮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車通之;是人能補天地之闕也,而可無爲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賦之;人有形質,地以六穀養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集靈篇· 八十 [] 陳繼儒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貧者士之常,士不安貧,乃反其常。進食需箸,而箸亦悉隨其操縱所使,於此可悟用人之方;作書需筆,而筆不能必其字畫之工,於此可悟求己之理。

集靈篇· 八一 [] 陳繼儒

家之富厚者,積田產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保;不如廣積陰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家之貧窮者,謀奔走以給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謀本業,知民生存勤,定當有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