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面面近嶙峋,白石蒼苔不染塵。
澗瀑倒吹千嶂雨,山花遲發半巖春。
雲封竹戶常無徑,僧到斜陽可結鄰。
松下茯苓今已老,那堪車馬誤閒身。
玉雪爲顏白髮鮮,兒孫滿眼見曾玄。
綵衣獻壽三春酒,黃菊當期九月筵。
天上蟠桃今已熟,堂陰萱草故爭妍。
丹青解寫名門德,留取家聲奕世傳。
免魄何年掩少微,裴回馬鬣涕頻揮。
十年燈火人何在,一代文章事已非。
衰草含煙天漠漠,空林落葉雨霏霏。
傷情更有山陽笛,吹徹梅花未忍歸。
白露盈盈上碧枝,蒹葭正老月明時。
危樓獨倚聽歌細,靜榻孤眠琢句遲。
歷亂鬆棲烏夢幻,縱橫楓落鹿蹤迷。
琅玕戛玉千竿外,疑有高人住水湄。
祖師相法此心通,西笑長安只向東。
自我作災還作福,與人言孝復言忠。
看得定時原不定,悟來空處轉非空。
八識田中橫七尺,大家歸認主人翁。
柳色青青柳葉齊,送君江上朔雲低。
妾似柳條全繫恨,君如柳絮逐東西。
槎得鵝兒嫩欲黃,輕寒初試怯羅裳。
柔條不禁隨風舞,薄恨猶能繫妾腸。
後德綿昌歷,天心翊聖朝。
邊塵初滌盪,雲漢已光昭。
削僣功尤烈,來王化愈遙。
金陵誇地險,玉燭羨時調。
甘露諸祥集,嘉禾兩岐夭。
升中酬昊帝,殷薦配神堯。
五稔明禋肅,千官縟禮饒。
歲將纏赤奮,鬥正指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庭常無間言,禮或習鄒魯。雞鳴起盥櫛,合食聞鐘鼓。
雖當喪亂後,遵訓仍厥祖。我家故同邑,匪聞目親睹。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城隅解後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苦遭喪亂百病嬰,客邊囊橐一旦傾。此來四顧徒煢煢,豈料吾子與合併。
我
成均地何靈,聖澤資灌沃。
兔奔兆奇徵,井泄廢新斸。
自非三窟深,孰湛一川綠。
儲精本從金,生色絕勝玉。
霜毛蘸寒飲,雪毳翻夜浴。
釀冽補酒經,沐丹驗仙籙。
杵舂蟾窟棄,珠噴鱣堂觸。
字月生陰精,觀天漏
孝不遺厥親,義不辭君役。
克全茲兩端,稔足久雍睦。
世俗習澆漓,君家仍樸遫。
世俗尚浮屠,君家尊儒宿。
文章夙擅名,道義素積蓄。
覃恩表閭門,用是敦頹俗。
末學勉追隨,步趨恐不足。
漫作短歌行,聊以將
嘗讀登科記,猶憶庚子年。
君名乃亞魁,衆口爭稱傳。
豈惟宗黨重,亦爲閭里賢。
授官得要地,尚爾客幽燕。
音書或間至,途路動逾千。
不謂兵革起,陵谷成變遷。
南北遂阻隔,相望各一天。
我思曷怏睹,心若搖
豫讓橋邊楊柳樹,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見柳青青,不問當時豫讓名。
斯人已往竟千載,遺事不隨塵世改。
斷碑零落野苔深,誰識孤臣不二心。
豫讓橋,路千里,橋下滔滔東逝水。
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應羞愧死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
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
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
昔年仕朝簪,濟濟儀鵷鸞。
有子長階庭,娟娟秀芝蘭。
兵壓隔溫凊,恨不生羽翰。
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