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 第十品 · 莊嚴淨土分 [] 釋迦牟尼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

金剛經 · 第十一品 · 無爲福勝分 [] 釋迦牟尼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爲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恆

金剛經 · 第十二品 · 尊重正教分 [] 釋迦牟尼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 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爲有佛,若尊重弟子

金剛經 · 第十三品 · 如法受持分 [] 釋迦牟尼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爲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

楚辭 · 漁父 [] 屈原

屈原旣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金剛經 · 第十四品 · 離相寂滅分 [] 釋迦牟尼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

金剛經 · 第十五品 · 持經功德分 [] 釋迦牟尼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

金剛經 · 第十六品 · 能淨業障分 [] 釋迦牟尼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 得值

金剛經 · 第十七品 · 究竟無我分 [] 釋迦牟尼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

金剛經 · 第十八品 · 一體同觀分 [] 釋迦牟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

金剛經 · 第十九品 · 法界通化分 [] 釋迦牟尼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金剛經 · 第二十品 · 離色離相分 [] 釋迦牟尼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

金剛經 · 第二十一品 · 非説所説分 [] 釋迦牟尼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爲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

金剛經 · 第二十四品 · 福智無比分 [] 釋迦牟尼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他人說, 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