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敏書《洛神賦》 [元] 唐珙 當年子敬洛神賦,歐褚臨摹不知數。 世人惟重十三行,眞贋難分爭抵捂。 趙公書法宗二王,手寫全篇復前古。 上追黃庭下樂毅,善刻唐臨俱未許。 殘編斷簡久脫略,趙璧隨珠獲全睹。 宓妃夜走天吳奔,驪龍
晏子春秋 · 內篇 · 雜下第六 [周] 晏嬰 靈公禁婦人爲丈夫飾不止晏子請先內勿服第一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 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斷其
澄碧堂 [元] 唐珙 黃河一清三千年,行潦滅沒崑崙源。 我當濯足萬里外,卻怪塵土生靑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礪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滄海無風清見底。 沅湘有脈通神州,乾坤無根元氣浮。 靑天在下水在上,鑄出
三國志 · 魏書 · 諸夏侯曹傳 [晉] 陳壽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初起,惇常爲裨將,從征伐。太祖行奮武將軍,以惇爲司馬,別屯白馬,遷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太祖徵陶謙,留惇守
賀侍郎 [宋] 王其 正陽和氣萬類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於義圃,君子翶翔於禮園。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咎繇為謀不仁遠,士會為政群盜奔。 克寬則昆蟲內向,彰信則殊俗宅心。 浮橋有月支抱馬,上苑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秦] 無名氏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 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唐故監察御史贈尚書右僕射王公神道碑 [唐] 劉禹錫 唐故監察御史贈尚書右僕射王公神道碑 公諱俊,字真長,其先葉黃帝。夫聖人之後,與庶姓不同,如河出崑崙,潛於厚地,焉振起,奮爲洪瀾,環回自天,非衆川也。故自黃帝八代而生舜,武王克殷,求有嬀之允滿封於陳,
鹽鐵論-憂邊第十二 [漢] 桓寬 大夫曰:“文學言:‘天下不平,庶國不寧,明王之憂也。’故王者之於天下,猶一室之中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則謂之不樂。故民流溺而弗救,非惠君也。國家有難而不憂,非忠臣也。夫守節死難者,人臣之職也;衣食飢寒者
答姚怤見寄 [唐] 孟郊 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 賢哲不苟合,出處亦待時。 而我獨迷見,意求異士知。 如將舞鶴管,誤向驚鳧吹。 大雅難具陳,正聲易漂淪。 君有丈夫淚,泣人不泣身。 行吟楚山玉,義淚沾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