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州治後惠養亭留題

· 宋褧
南直江城近可通,東連郢樹暗無窮。 臺高先得瀛洲月,地陝難乘閬苑風。 雲射晴霞紅爛熳,山經凍雨翠溟濛。 惟餘蒙惠泉頭路,猶在探奇夢寐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荊門州:地名,今湖北省荊門市。
  • 惠養亭:亭名,位於荊門州治後。
  • 南直:指南麪直達。
  • 江城:指長江邊的城市。
  • 郢樹:指楚國的樹木,郢是楚國的古都。
  • 瀛洲:神話中的仙山,比喻高遠的地方。
  • 閬苑:神話中的仙境,比喻美好的地方。
  • :狹窄。
  • 晴霞:晴朗天空中的彩霞。
  • 紅爛熳:形容色彩鮮豔奪目。
  • 翠溟濛:形容山色翠綠而朦朧。
  • 矇惠泉:泉名,可能位於荊門州。
  • 探奇:探尋奇景。

繙譯

南麪直達江城,交通便利,東邊連接著楚國的樹木,景色幽深無盡。 亭台高聳,倣彿觸手可及仙山之月,但地方狹窄,難以乘風到達仙境。 雲彩映射著晴朗天空中的彩霞,色彩鮮豔奪目,山巒經過凍雨的洗禮,顯得翠綠而朦朧。 衹有矇惠泉邊的路,還畱在探尋奇景的夢境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荊門州惠養亭周圍的景色,通過對比高聳的亭台與狹窄的地勢,表達了對於仙境的曏往與現實的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瀛洲月”、“閬苑風”等,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探尋奇景的渴望。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