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宴集海田張氏家樓

· 王恭
穀雨新晴海氣涼,遠山樓外色蒼蒼。 煙深野樹聞歌鳥,風急飛花落羽觴。 玉嶼金塘看月出,錦筵紅燭醉宵長。 獨憐蹤跡猶萍梗,客裏揮毫謾自傷。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穀雨: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標誌着春天的結束和夏天的開始。
  • 羽觴:古代一種酒器,形狀像雀鳥,兩側有耳,像鳥的翅膀,故名。
  • 玉嶼金塘:形容水中的小島和池塘,玉和金都是形容其美麗和珍貴。
  • 錦筵:華麗的宴席。
  • 萍梗:浮萍和斷梗,隨風飄蕩,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譯

春天即將結束,穀雨過後,海邊的空氣變得涼爽。遠處的山巒在樓外顯得蒼茫。煙霧繚繞的野樹中,可以聽到鳥兒的歌聲,風急促地吹落花瓣,落在酒杯中。看着月光從水中的小島和金色的池塘升起,華麗的宴席上,紅燭照亮了漫長的夜晚。獨自一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像浮萍和斷梗一樣漂泊不定,在客居他鄉時,揮筆寫下這些文字,不禁感到自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通過「穀雨新晴海氣涼」等句,展現了春天的清新和寧靜。後句「煙深野樹聞歌鳥,風急飛花落羽觴」則巧妙地結合了自然景色與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以及對漂泊生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