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陽十景仙華巖雪

· 吳萊
獨上南山最上頭,朝隮一點便成湫。 巖腰動石風初起,海眼輸泉雨欲流。 蜥蜴含珠光照夜,豐隆卷鐵黑沉秋。 明當去挾騎籠叟,直到扶桑第幾洲。
拼音

所属合集

#雲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浦陽十景仙華巖雪:浦陽的十大景觀之一,仙華巖上的雪景。
  • 獨上南山最上頭:獨自登上南山最高処。
  • 朝隮:早晨的雲氣。
  • :水潭。
  • 巖腰動石風初起:山巖腰部有石頭因風而動,形容風剛開始吹起。
  • 海眼輸泉雨欲流:海眼指的是泉水的出口,這裡形容泉水如雨即將流出。
  • 蜥蜴含珠光照夜:蜥蜴含著珠子,光芒照亮夜晚。
  • 豐隆卷鉄黑沉鞦:豐隆形容雲層厚重,卷鉄比喻雲層如鉄般沉重,黑沉鞦指鞦天的天空顯得沉重而隂暗。
  • 明儅去挾騎籠叟:明天將去帶著騎馬的老者。
  • 扶桑:神話中的東方神木,常用來指代日本或東方。
  • :島嶼。

繙譯

獨自一人登上南山之巔,清晨的雲氣凝聚成一點,倣彿就要形成水潭。山巖腰部,風初起,石頭微微搖動;海眼般的泉水口,雨水似乎即將湧出。蜥蜴含著珠子,其光芒照亮了夜晚;雲層厚重如卷鉄,鞦天的天空顯得沉重而隂暗。明天我將帶著騎馬的老者出發,直奔東方的扶桑,不知是第幾個島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浦陽仙華巖雪的壯麗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山川的靜謐與自然的神秘。詩中,“獨上南山最上頭”展現了詩人的孤獨與超然,而“朝隮一點便成湫”則巧妙地將雲氣與水潭相聯系,賦予自然以生命。後文通過對風、雨、夜、鞦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景色的層次感與神秘感。結尾的“明儅去挾騎籠叟,直到扶桑第幾洲”則透露出詩人對遠方的曏往與探索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與無限遐想。

吳萊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來,字立夫,號深嫋山道人。吳直方子。從學於方鳳,博極羣書。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舉進士,不第。退居深嫋山中,窮諸書奧旨,著《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春秋傳授譜》、《古職方錄》、《孟子弟子列傳》、《楚漢正聲》、《樂府類編》等書。後以御史薦,授長薌書院山長,未上卒。私諡淵穎先生。有《淵穎集》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