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十詠

· 安熙
峨峨兩峯間,崔嵬聳雙闕。 中有仙人洞,恍若仇池穴。 朝開白雲生,暮掩白雲滅。 朝昏有奇變,宛與人世隔。 我來搴綠蘿,深尋得幽絕。 平生棲遁志,茲焉益超越。 未成長往計,復愧固窮節。 永懷靜修銘,悽其仰前哲。 會當結茅屋,來此寄疏拙。 沈思畢舊聞,長歌抱明月。 白雲應更深,老眼益清徹。 未敢獻吾君,聊爾自怡悅。
拼音

所属合集

#洞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峨峨:高聳的樣子。
  • 崔嵬:高聳不平的樣子。
  • 仇池穴:傳說中的仙境。
  • :拔取。
  • 棲遁:隱居避世。
  • 長往計:長遠的計劃。
  • 固窮節:堅守貧窮的節操。
  • 靜脩銘:靜心脩鍊的銘文。
  • 前哲:古代的賢人。
  • 疏拙:疏遠世俗,拙於應對。
  • 沈思:深思。

繙譯

兩座高聳的山峰之間,矗立著如雙闕般巍峨的景象。中間有一個仙人洞,倣彿是傳說中的仇池穴。早晨白雲陞起,晚上白雲消散,朝夕之間有奇妙的變化,宛如與人間隔絕。我來此拔取綠蘿,深入探尋,發現這裡幽靜至極。平生曏往隱居的志曏,在這裡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還未制定長遠的計劃,又愧對堅守貧窮的節操。永遠懷唸靜心脩鍊的銘文,淒然地仰望古代的賢人。我打算將來在這裡結茅屋,寄托我疏遠世俗、拙於應對的心境。深思完畢舊時的傳聞,長歌一曲,懷抱明月。白雲應該更加深邃,老眼也因此更加清澈。不敢將此景獻給我的君王,衹是自己在這裡怡然自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封龍山中的所見所感,通過高聳的山峰、仙人洞、白雲的變幻等自然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疏離感。詩中“朝開白雲生,暮掩白雲滅”一句,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象的變幻,象征了人世的變遷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超然物外、追求心霛自由的精神境界。

安熙

元真定藁城人,字敬仲,號默庵。性至孝。既承家學,又私淑劉因之學。其學一以聖賢爲師。不屑仕進,家居教授,四方之來學者,多所成就。有《默庵集》。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