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秀才之山西

澤潞西邊路,蘭橈北去人。 出門誰恨別,投分不緣貧。 杯酒從年少,知音在日新。 東湖發詩意,夏卉竟如春。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澤潞(zé lù):地名,指澤州和潞州,今山西省南部地區。
  • 蘭橈(lán ráo):指用蘭木製成的船槳,這裏泛指船隻。
  • 投分(tóu fèn):指結交朋友,投緣。
  • 知音(zhī yīn):指理解自己、能共鳴的朋友。
  • 日新(rì xīn):每天都有新的變化,這裏指不斷更新的人際關係。
  • 東湖(dōng hú):地名,這裏可能指山西的一個湖泊。
  • 夏卉(xià huì):夏天的花卉。

翻譯

澤潞西邊的路上,你乘着船向北而去。 出門在外,誰不恨離別,但我們的友情並非因貧窮而起。 一杯酒,從年少時起,我們的知音關係日新月異。 在東湖,詩意盎然,夏天的花卉竟如春天般絢爛。

賞析

這首詩是朱慶餘送別吳秀才前往山西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不捨。詩中,「澤潞西邊路,蘭橈北去人」描繪了友人離去的場景,而「出門誰恨別,投分不緣貧」則強調了兩人友情的純粹,不受物質條件的影響。後兩句「杯酒從年少,知音在日新」和「東湖發詩意,夏卉竟如春」則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同時也寄託了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情懷。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