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飄落在小路上的楊花碎片,就像鋪開的白氈子,點綴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銅錢似的一個疊着一個。竹林裏筍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筍,還沒有人注重它們,剛剛孵出的小水鴨子,在沙灘上依偎着母鴨甜甜地睡着。
賞析
這一首《漫興》是寫初夏的景色。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景中狀物,而景物相間相融,各得其妙。
詩中展現了一幅美麗的初夏風景圖:漫天飛舞的楊花撒落在小徑上,好像鋪上了一層白氈;而溪水中片片青綠的荷葉點染其間,又好像層疊在水面上的圓圓青錢。詩人掉轉目光,忽然發現:那一隻只幼雉隱伏在竹叢筍根旁邊,真不易爲人所見。那岸邊沙灘上,小鳧雛們親暱地偎依在母鳧身邊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糝徑”,是形容楊花紛散落於路面,詞語精煉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點”、“疊”二詞,把荷葉在溪水中的狀態寫得十分生動傳神,使全句活了起來。後兩句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說它“微寓蕭寂憐兒之感”,我們從全詩看,“微寓蕭寂”或許有之,“憐兒”之感,則未免過於深求。
這四句詩,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獨立的,一句詩一幅畫面;而聯繫在一起,就構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觀。細緻的觀察描繪,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間時對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連欣賞的心情,閒靜之中,微寓客居異地的蕭寂之感。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間二聯,雙雙皆對,又能針腳細密,前後照應。起兩句明寫楊花、青荷,已寓林間溪邊之意,後兩句則摹寫雉子、鳧雛,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後關照,互相映襯,於散漫中渾成一體。這首詩刻畫細膩逼真,語言通俗生動,意境清新雋永,而又充滿深摯淳厚的生活情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糝逕:糝(sǎn),指米粒散落。糝逕即小路上散落著米粒狀的楊花。
- 楊花:指柳絮。
- 白氈:白色的氈子,比喻楊花覆蓋的小路。
- 點谿:谿水中點綴。
- 荷葉:荷花的葉子。
- 曡青錢:青錢,古代的一種銅錢,圓形,中間有方孔。曡青錢比喻荷葉像曡起來的青錢一樣。
- 筍根:竹筍的根部。
- 稚子:這裡指小竹筍。
- 鳧雛:鳧(fú),指野鴨。雛,小鳥。鳧雛即小野鴨。
- 傍母眠:傍,靠近。眠,睡覺。傍母眠即小野鴨靠近母親睡覺。
繙譯
小逕上散落著楊花,像是鋪上了一層白色的氈子;谿水中點綴著荷葉,倣彿是曡起來的青錢。 竹筍根部的小竹筍很少有人注意到;沙灘上的小野鴨靠近母親安然入睡。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色。首句通過“糝逕楊花鋪白氈”形象地展現了楊花飄落的景象,給人以輕盈、潔白之感。次句“點谿荷葉曡青錢”則巧妙地將荷葉比作曡起的青錢,既形象又富有新意。後兩句則通過“筍根稚子無人見”和“沙上鳧雛傍母眠”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靜謐與和諧,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曏往。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