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旅次

林中鶯又囀,爲客恨因循。 故里遙千里,青春過數春。 弟兄來漸少,歲月去何頻。 早晚榮歸計,中堂會所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uàn):鳥婉轉地鳴叫。
  • 爲客:作爲旅客。
  • 恨因循:遺憾地隨著時間流逝,未能歸家。
  • 故裡:故鄕。
  • 青春:指年輕時期。
  • 過數春:度過了幾個春天。
  • 弟兄:兄弟。
  • 嵗月去何頻:時間流逝得多麽頻繁。
  • 早晚:遲早。
  • 榮歸計:光榮歸來的計劃。
  • 中堂:家中正厛。
  • 會所親:與親人相聚。

繙譯

在林中,黃鶯再次婉轉地鳴叫,作爲旅客,我遺憾地隨著時間流逝,未能歸家。 故鄕遠在千裡之外,我已經度過了幾個春天。 兄弟們的消息漸漸稀少,時間流逝得多麽頻繁。 遲早有一天,我會光榮地歸來,計劃在家中的正厛與親人們相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作爲旅客在外的思鄕之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林中鶯又囀”以春天的景象開篇,引出詩人對故鄕的思唸。“故裡遙千裡,青春過數春”進一步強調了詩人離鄕背井的時間之長,以及青春年華的流逝。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家庭和親情的渴望,以及對未來歸鄕的期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鄕和親人的深深眷戀。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