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髮,雲日復相鮮。 徵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興來秪自得,佳氣莫能傳。 薄暮津亭下,餘花滿客船。
拼音

所属合集

#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秀髮 (xiù fā):形容植物生長茂盛,生機勃勃。
  • 雲日 (yún rì):雲和日,這裏指雲彩和陽光。
  • 徵路 (zhēng lù):旅途,行程。
  • 春心 (chūn xīn):春天的感覺,春天的情緒。
  • 渺然 (miǎo rán):遙遠,模糊不清。
  • (zhī):只,僅僅。
  • 佳氣 (jiā qì):美好的氣氛或景象。
  • 薄暮 (bó mù):傍晚,日落時分。
  • 津亭 (jīn tíng):渡口邊的亭子。
  • 餘花 (yú huā):剩餘的花朵。

翻譯

江邊的樹林生機勃勃,雲彩和陽光交相輝映,顯得格外鮮豔。 在旅途上偶遇這樣的美景,春天的情緒變得更加遙遠而模糊。 興致來時只能自己體會,這美好的氣氛無法傳達給他人。 傍晚時分,渡口亭子下,客船上滿載着剩餘的花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江邊的景色,通過「江林多秀髮」和「雲日復相鮮」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美麗。詩中「春心益渺然」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深切感受,而「興來秪自得」則體現了詩人獨自欣賞美景的愜意。最後兩句以傍晚渡口的景象作結,餘花滿船,寓意着春天的美好與短暫,增添了詩意的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春天情感的細膩體驗。

張九齡

張九齡

張九齡,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爲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爲“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被譽爲“嶺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