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晚日:傍晚的太陽。
- 弦管:絃樂器與管樂器,這裏代指音樂。
- 綺羅: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這裏指穿着華麗衣服的人。
- 有意:好像帶有某種情意。
翻譯
傍晚的太陽催促着歡快的音樂響起,溫暖的春風輕拂着身穿華麗衣衫的人們。那杏花好像飽含着情意,偏偏有許多落在了舞女的衣衫之上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日宴樂圖。首句「晚日催弦管」,用一個「催」字,賦予傍晚的太陽一種動感,彷彿太陽急於催促音樂奏響,製造出一種歡快熱烈的氛圍。次句「春風入綺羅」,生動地寫出春風輕柔地吹拂着穿着華美衣服的人,把宴會現場人們的盛裝和歡樂的場景點染得十分到位。後兩句「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堪稱神來之筆,將杏花擬人化,說杏花好像有意一般,紛紛飄落在舞女的衣衫上,給歡快的宴會增添了一份浪漫和詩意。整首詩用詞簡潔卻意境十足,通過描寫日落、春風、杏花等自然元素與宴會上弦樂、舞衫等場景的結合,爲讀者勾勒出了一個令人陶醉的春日宴樂場面,流露出了一種積極愉悅的情感 。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