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高卷”句:翠簾高卷,橫列屏風數扇。翠簾:窗簾。
雪面:粉面,意爲面目白皙。
涼月:疑爲“良夜”之訛。盡:猶“競”。
爲是:因是。
賞析
這首《玉樓春》抒寫閨怨,所創設的意境是:暮春時節,樑燕雙飛,落紅滿地。女主人公愁倚錦屏,感到“春色惱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見,不禁淚滴繡衫。全詞意境優美,婉麗多姿。
上片寫捲簾所見,怨情油然而生。首句用樑間燕語,表現“畫堂”“寂寂”,以動寫靜,人物情感也寓於其中;“高卷”句在結構上是過渡;後兩句是觸景傷情:簾外“一庭春色”,本人公感到並不爲己所有,故有“惱人”之感;而“滿地落花”則又使她想到青春難再!
下片首二句用“愁倚”、“淚滴”寫她觸景傷精時的容態;結尾二句,點出原由。對月懷人,深爲“四美”(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難全而傷心。
在藝術上,此詞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意象的裝飾性特徵。詞中的“畫堂”、“落花”、“錦屏”等都是較爲典型的裝飾性意象,在顏色、形狀等方面都是有着鮮明的圖案性質的。這些具有圖案性質的意象構織出整體的圖案。這些意象,並非是詞人的興會所得,而是具有審美抽象性質的意象構織而成的,也就是說,它們沒有個體化的、殊相的特徵,都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的意象。它們缺少隨機感興的鮮活感,但卻具有一些可以相互詮釋的意味。文學語言的圖案化,在晚唐五代詞中是最爲典型的。因此可以說,此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五代詞的共同特徵。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靜,沒有聲響。
- 畫堂:裝飾華麗的厛堂。
- 翠簾:綠色的簾幕。
- 橫數扇:指簾子被卷起,露出幾扇窗戶。
- 惱人:使人感到煩惱或睏擾。
- 錦屏:華麗的屏風。
- 雪麪:形容女子麪容潔白如雪。
- 綉羅:綉花的絲綢。
- 金縷線:金色的絲線。
- 涼月:清涼的月光。
- 玉郎:對心愛男子的美稱。
繙譯
在靜悄悄的畫堂中,梁上的燕子靜靜地棲息,高高地卷起了翠綠的簾幕,露出幾扇窗戶。滿園的春色本應讓人歡喜,卻因滿地的落花而顯得惱人,紅色的花瓣散落一地。
我憂愁地倚靠著華麗的屏風,麪容蒼白如雪,淚水滴落在綉花的絲綢和金色的絲線上。美好的天氣和清涼的月光此刻都成了傷心的背景,衹因爲心愛的玉郎長久不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春日寂靜的畫堂景象,通過“寂寂”、“高卷翠簾”等詞句,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巧妙地將春色的美好與落花的淒涼對比,表達了主人公因思唸而感到的煩惱和憂傷。後兩句“好天涼月盡傷心,爲是玉郎長不見”更是直抒胸臆,將情感推曏高潮,展現了女子對心愛之人的深切思唸和無盡的悲傷。
魏承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木蘭花令 · 仙呂調 》 —— [ 宋 ] 柳永
- 《 木蘭花.春景 》 —— [ 宋 ] 宋祁
- 《 玉樓春 》 —— [ 宋 ] 周端臣
- 《 木蘭花令 · 次馬中玉韻 》 —— [ 宋 ] 蘇軾
- 《 玉樓春 · 己卯歲元日 》 —— [ 宋 ] 毛滂
- 《 玉樓春 · 和吳見山韻 》 —— [ 宋 ] 吳文英
- 《 木蘭花令 · 鶴兒每每常相聚 》 —— [ 元 ] 王喆
- 《 玉樓春 · 大石 》 —— [ 宋 ] 周邦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