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秦文仲:人名,詩人的朋友。
- 子槼:杜鵑鳥,常在春末啼叫,聲音悲切。
- 乳燕:剛出生的小燕子。
- 斷虹:斷斷續續的彩虹。
- 斬鯨:比喻英勇戰鬭,消滅敵人。
- 三尺:指劍,古代劍長約三尺。
- 簪筆:古代官員上朝時插在帽邊的筆,用於記事。
- 兩閨:指內宮和外宮,這裡泛指朝廷。
- 乾戈:古代兵器,這裡指戰爭。
- 海岱:指東海和泰山,這裡泛指中國東部地區。
- 月中梯:比喻遠離塵世,達到高潔境界的途逕。
繙譯
江南的春天已經結束,衹有杜鵑鳥在啼叫,我在憂愁中看著花兒,思緒越發迷茫。 新出生的小燕子在門邊安定巢穴,輕聲交談,斷斷續續的彩虹橫跨在江上,顯得格外低矮。 我渴望揮劍斬敵,保衛國家,但何時才能有機會在朝廷中侍奉,用筆記錄國家大事。 眼前到処是戰爭和動蕩,我如何能找到一條通往高潔境界的道路,遠離這一切紛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江南的景色,通過杜鵑啼叫、乳燕定巢、斷虹傍江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個人境遇的無奈。詩中“斬鯨政欲提三尺,簪筆何由侍兩閨”展現了詩人的抱負與現實的矛盾,而“滿眼乾戈連海岱,置身安得月中梯”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和平與高潔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開濶,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