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阮天台圖

· 徐庸
白雲蒼靄迷行路,水復山重不知處。 行過澗谷有人家,忽見東風萬桃樹。 芳香豔態娛青春,花開得遇娉婷人。 五銖衣薄捲煙霧,笑語便覺情相親。 神仙雖遇終離別,千古佳名自傳說。 天台山水至今存,桃源望斷空明月。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劉阮天台圖:指描繪劉晨和阮肇在天台山遇仙的圖畫。
  • 蒼靄:青色的雲霧。
  • 五銖衣:傳說中神仙穿的衣服,輕薄如煙霧。
  • 娉婷: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 五銖衣薄捲煙霧:形容仙衣輕薄,如同捲起的煙霧。
  • 桃源:指理想中的隱居地,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翻譯

白雲與青色的雲霧迷濛了前行的道路,重重山水之間找不到方向。 走過山澗和峽谷,忽然發現有人家居住,忽然間東風吹過,眼前是成千上萬的桃樹。 桃花盛開,芬芳豔麗,正是青春好時光,花兒盛開的地方遇到了美麗動人的女子。 她穿着輕薄的仙衣,如同捲起的煙霧,她的笑語讓人感到親切。 雖然遇到了神仙,但最終還是要分別,這個千古佳話一直流傳着。 天台山的美景至今猶存,但桃源般的地方卻再也找不到了,只剩下空中的明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劉晨和阮肇在天台山遇仙的傳說,通過山水、桃花、仙衣等意象,營造了一個神祕而美麗的仙境。詩中「白雲蒼靄迷行路」等句,以迷濛的景象表達了尋仙之路的艱難與神祕。而「忽見東風萬桃樹」則展現了仙境的突然顯現,給人以驚喜。最後,詩人通過對離別和傳說的描寫,表達了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