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褦襶(nài dài):古代一種寬大的帽子,這裏指戴着褦襶的人,即作者自己。
- 牛腰行卷:形容書卷或文章的篇幅很長,像牛腰一樣粗大。
- 祇(zhǐ):僅僅,只是。
- 耐可:寧願,寧可。
翻譯
在漫長的夏日裏,我無所事事,避暑于山間園林,所見所感便成了這二十首微小的吟詠。 我戴着寬大的帽子,頻繁地與人交往,從不感到厭煩,手中的書卷墨跡猶新,篇幅如同牛腰般粗大。 我一生只是被虛名所累,寧願在餘年將這些虛名贈與他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避暑山園時的閒適心情,以及對虛名的淡漠態度。詩中「褦襶過從不厭頻」展現了作者與人交往的頻繁與不厭其煩,而「牛腰行卷墨方新」則形象地描繪了作者手中的書卷,暗示了其學識的淵博。後兩句「生平祇被虛名累,耐可殘年乞與人」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對虛名的厭倦,寧願在晚年將這些虛名贈與他人,體現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寧靜的高潔情懷。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送大司寇顧公還山歌 》 —— [ 明 ] 王世貞
- 《 小伊州 》 —— [ 明 ] 王世貞
- 《 吾婁江東西二潮俱會於學宮之傍邑侯徐先生居焉因自號曰會川而尤子求爲之圖 》 —— [ 明 ] 王世貞
- 《 瀫陽公入佐天官兼領翰學賦此送之 》 —— [ 明 ] 王世貞
- 《 送顧子行員外謫判太平五絕 》 —— [ 明 ] 王世貞
- 《 同州二先輩以書迎其父令公歸不得作二絕慰之 》 —— [ 明 ] 王世貞
- 《 上谷雜詠 》 —— [ 明 ] 王世貞
- 《 偶成齒髮吟作長慶體示伯龍子念君載 》 —— [ 明 ] 王世貞
相关推荐
- 《 庚辰六月入都重過舊第有感 》 —— [ 清 ] 彭祖潤
- 《 消夏八詠 其一 披薫 》 —— [ 清 ] 弘歷
- 《 憶長安六月 》 —— [ 唐 ] 鄭概
- 《 晚夏閒居絕無賓客欲尋夢得先寄此詩 》 —— [ 唐 ] 白居易
- 《 閏月丙子判府相公被制命升使弼越六月癸卯公誕生之辰 謹齋潔爲詩二章拜獻左右雖辭句蕪纇不足奉揚盛德姑以述 》 —— [ 宋 ] 朱長文
- 《 長夏無事偶檢十餘年來師友翰墨得十卷裝池之因成七律一首 》 —— [ 清 ] 黃爵滋
- 《 王郎歌送季夏京試 》 —— [ 明 ] 葉太叔
- 《 次韻顧別駕留宿碧玉樓 》 —— [ 明 ] 陳獻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