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昌平道中晚行

悵別都門酒,軺車入夜行。 疏星帶遠塞,斜月傍孤城。 寒重人無語,風高馬亂鳴。 遙思傳採勝,轉覺客心驚。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人日:指辳歷正月初七,古代有在這一天擧行宴會慶祝的習俗。
  • 悵別:心情鬱悶地告別。
  • 都門:京城的城門,這裡指北京。
  • 軺車:古代一種輕便的馬車。
  • 疏星:稀疏的星星。
  • 遠塞:邊遠的關塞。
  • 斜月:傾斜的月亮,指月亮在天空中偏斜的位置。
  • 孤城:孤立的城池,常用來形容邊塞或偏遠的地方。
  • 寒重:寒冷沉重。
  • 風高:風力強勁。
  • 採勝:古代的一種遊戯,用彩綢或彩紙剪成的勝字,掛在花枝上,供人採摘,以示吉祥。
  • 客心:旅客的心情。

繙譯

在人日這一天,我心情鬱悶地告別了京城,乘坐著軺車在夜晚繼續前行。天空中稀疏的星星點綴著遠方的邊塞,斜掛的月亮依傍著孤獨的城池。寒冷沉重得讓人無法言語,風力強勁,馬兒在風中亂鳴。我遠遠地思唸著那些傳遞採勝遊戯的人們,瘉發感覺到作爲旅客的心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人日夜晚離開京城,前往遠方的旅途景象。詩中通過“疏星”、“斜月”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離別的惆悵和對旅途的憂慮。同時,“寒重人無語,風高馬亂鳴”生動地描繪了夜晚的寒冷和風聲,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最後,詩人通過“遙思傳採勝”表達了對家鄕和親人的思唸,以及作爲旅客的不安和驚恐。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