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熱行

· 石珝
閉門卻暑暑不去,闌街振箑號狂奴。 城頭白氣勃勃吐,海水湯沸山爲壚。 藤牀桃簟多敗績,竹姬染汗先模糊。 羣蠅訩訩晝作市,對食誰能操匕箸。 五絃不散虞後風,九閽真折桓公翅。 誰言漢皇勤遠略,東海西頭尚高閣。 安得長風駕遠遊,醉挾冰壺上寥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卻暑:避暑。
  • 闌街:街道的盡頭。
  • 振箑:揮動扇子。箑(shà),古代指扇子。
  • :大聲呼喊。
  • 勃勃:旺盛的樣子。
  • 湯沸:沸騰。
  •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罈的土臺,這裏比喻山被熱氣籠罩。
  • 藤牀桃簟:用藤和桃木製成的牀和席子。
  • 敗績:原指軍隊潰敗,這裏指牀蓆因炎熱而無法使用。
  • 竹姬:指竹蓆。
  • 訩訩:喧鬧聲。
  • 晝作市:白天像市場一樣喧鬧。
  • 匕箸:筷子和勺子,這裏指用餐。
  • 五絃:古代樂器,這裏指音樂。
  • 虞後:指虞舜,古代賢君。
  • 九閽:指皇宮的九重門,這裏指朝廷。
  • 桓公:指春秋時期的齊桓公,這裏指有才能的人。
  • 遠略:遠大的策略。
  • 高閣:高樓,這裏指政策未得到實施。
  • 冰壺:盛冰的玉壺,比喻清涼。
  • 寥廓:高遠空曠。

翻譯

閉門避暑,暑氣卻依舊不散,街道盡頭有人揮動扇子大聲呼喊。城頭的白氣旺盛地吐出,海水沸騰,山巒彷彿被熱氣籠罩。藤牀和桃木席子因炎熱而無法使用,竹蓆上汗水已經模糊不清。羣蠅喧鬧,白天像市場一樣,面對食物誰能拿起筷子用餐。五絃琴不再彈奏虞舜時代的音樂,朝廷中真正有才能的人受到挫折。誰說漢皇有遠大的策略,東海岸邊的高樓上政策尚未實施。如何能得到長風,駕着它遠遊,醉中帶着清涼的玉壺,登上高遠空曠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酷暑難耐的景象,通過生動的意象和誇張的修辭,表達了作者對炎熱天氣的無奈和對清涼的渴望。詩中「城頭白氣勃勃吐,海水湯沸山爲壚」等句,以誇張手法極言酷熱之甚。後文通過對現實政治的隱喻,抒發了對時局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石珝的藝術才華和深刻的社會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