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別友人

· 許渾
花落水潺潺,十年離舊山。 夜愁添白髮,春淚減朱顏。 孤劍北遊塞,遠書東出關。 逢君話心曲,一醉灞陵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下第:科舉考試未被錄取。
  • 潺潺:水流聲,這裏形容水流緩慢而連續。
  • 離舊山:離開故鄉。
  • 朱顏:紅潤的面色,指年輕時的容顏。
  • 孤劍:獨自一人,比喻孤獨無伴。
  • 北遊塞:向北遊歷邊塞地區。
  • 遠書:遠方寄來的書信。
  • 東出關:向東出關,指離開中原地區。
  • 心曲:內心深處的情感或想法。
  • 灞陵: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古代常作爲送別之地。

翻譯

花兒凋謝,水聲潺潺,我離開了故鄉已經十年。 夜晚的憂愁讓我的頭髮增添了白髮,春天的淚水讓我的面色不再紅潤。 我孤獨地帶着劍向北遊歷邊塞,遠方的書信從東邊關口傳來。 遇到你,我們談論內心的情感,一起在灞陵醉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科舉落第後的孤獨與憂愁。詩中,「花落水潺潺」以景寓情,表達了詩人離鄉背井的哀愁。通過「夜愁添白髮,春淚減朱顏」的對比,詩人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因憂愁而衰老的情感。後兩句則通過「孤劍北遊塞,遠書東出關」展現了詩人的孤獨旅行和對遠方消息的期盼。最後,詩人與友人在灞陵的相聚,雖然只有「一醉」,卻透露出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友情的渴望。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