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鄭

· 許渾
三十六峯橫一川,綠波無路草芊芊。 牛羊晚食鋪平地,鵰鶚晴飛摩遠天。 洛客盡回臨水寺,楚人皆逐下江船。 東西未有相逢日,更把繁華共醉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十六峯:指衆多山峯。
  • 橫一川:橫跨一條河流。
  • 草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 牛羊晚食:傍晚時分牛羊在吃草。
  • 鵰鶚:一種猛禽。
  • 晴飛摩遠天:在晴朗的天空中飛翔,似乎觸及遙遠的天際。
  • 洛客:指來自洛陽的客人。
  • 臨水寺:靠近水邊的寺廟。
  • 楚人:指楚地的居民。
  • 下江船:乘船順江而下。
  • 相逢日:再次相遇的日子。

翻譯

三十六座山峯橫跨一條河流,綠波盪漾,草木茂盛無路可尋。傍晚時分,牛羊在平地上吃草,猛禽在晴朗的天空中飛翔,似乎觸及遙遠的天際。來自洛陽的客人都回到臨水的寺廟,楚地的居民都乘船順江而下。東西兩地的人可能再也沒有相遇的日子,讓我們共同享受這繁華,一起醉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又壯闊的自然景象,通過「三十六峯」、「綠波無路」、「草芊芊」等意象,展現了山川的遼闊與自然的生機。詩中「牛羊晚食」與「鵰鶚晴飛」形成對比,一方面表現了田園的寧靜,另一方面則展現了天空的廣闊與自由。後兩句則抒發了對未來可能無法再相逢的感慨,以及對當前繁華時光的珍惜。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