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歸姑蘇

· 許渾
無處登臨不繫情,一憑春酒醉高城。 暫移羅綺見山色,才駐管絃聞水聲。 花落西亭添別恨,柳陰南浦促歸程。 前期迢遰今宵短,更倚朱闌待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 登臨:登高望遠。
  • 系情:牽掛心情。
  • 春酒:春天釀造的酒。
  • 高城:高大的城牆。
  • 羅綺:華美的衣服,這裏指穿着華麗的人。
  • 山色:山的光景。
  • 管絃:指音樂。
  • 水聲:流水的聲音。
  • 西亭:西邊的亭子。
  • 別恨:離別的悲傷。
  • 柳陰:柳樹的陰影。
  • 南浦:南方的水邊,常指送別之地。
  • 歸程:回家的路程。
  • 前期:之前的約定或計劃。
  • 迢遰(tiáo dì):遙遠。
  • 朱闌:紅色的欄杆。
  • 月明:明亮的月光。

翻譯

無處登高望遠不牽動情思,一杯春酒使我醉倒在高城之上。 暫時移開華服,欣賞山的光景,才停下音樂,聆聽流水的聲音。 花落西亭增添離別的悲傷,柳樹的陰影在南浦催促我歸家的路程。 之前的約定遙遠而今夜短暫,我更倚着紅色的欄杆等待明亮的月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姑蘇即將歸去時的複雜情感。詩中,「春酒醉高城」表達了詩人借酒消愁的情緒,而「羅綺見山色」與「管絃聞水聲」則通過對比繁華與自然,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後兩句通過對「西亭」與「南浦」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離別的悲傷與歸家的迫切。結尾的「朱闌待月明」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期待與不安。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許渾詩歌的獨特魅力。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