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渤

· 張籍
五度溪頭躑躅紅,嵩陽寺裏講時鐘。 春山處處行應好,一月看花到幾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嵩陽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
  • 講時鐘:指寺廟中定時進行的講經活動。

翻譯

五次徘徊在溪頭,那裏的躑躅花開得正紅, 在嵩陽寺裏,講經的鐘聲按時響起。 春天的山中處處都是美景,行走其間定然愉悅, 一個月裏,我能夠賞花到幾座山峯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春天漫步山中的情景,通過「五度溪頭躑躅紅」和「嵩陽寺裏講時鐘」的對比,展現了自然美景與人文活動的和諧共存。詩中的「春山處處行應好」表達了對春天山色的讚美,而「一月看花到幾峯」則流露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無限嚮往和探索的樂趣。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張籍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

張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