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宣城開元寺贈元孚上人

· 許渾
一鉢事南宗,僧儀稱病容。 曹溪花裏別,蕭寺竹前逢。 燭影深寒殿,經聲徹曙鍾。 欲齋檐睡鴿,初定壁吟蛩。 詩繼休遺韻,書傳永逸蹤。 藝多人譽洽,機絕道情濃。 汲澗瓶沈藻,眠階錫掛鬆。 雲鳴新放鶴,池臥舊降龍。 露茗山廚焙,霜粳野碓舂。 梵文明處譯,禪衲暖時縫。 層塔題應遍,飛軒步不慵。 繡樑交薜荔,畫井倒芙蓉。 翠戶垂旗網,朱窗列劍鋒。 寒風金磬遠,晴雪玉樓重。 妙理三乘達,清才萬象供。 山高橫睥睨,灘淺聚艨艟。 微霧蒼平楚,殘暉淡遠峯。 林疏霜摵摵,波靜月溶溶。 劍出因雷煥,琴全遇蔡邕。 西方知有社,支許合相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ō):僧人用的飯碗,這裡指代僧侶生活。
  • 曹谿:地名,位於廣東省,禪宗六祖慧能的道場。
  • 蕭寺:指彿寺,因南朝梁武帝蕭衍崇彿而得名。
  • 徹曙:直到天亮。
  • :齋戒,指彿教中的清淨飲食。
  • (qióng):蟋蟀。
  • 休遺韻:指前人的詩韻。
  • 機絕:指禪機深奧,難以言傳。
  • 道情:指脩道者的心境。
  • 瓶沈藻:指汲水的瓶子沉在水中,藻類生長。
  • 錫掛松:指僧人的錫杖掛在松樹上。
  • 露茗:露水沾溼的茶葉。
  • 霜粳:霜降後的稻米。
  • 碓舂:用碓(一種舂米的工具)舂米。
  • 禪衲:僧衣,指僧侶。
  • 飛軒:指高大的樓閣。
  • 薜荔:一種植物,常用於裝飾。
  • 芙蓉:荷花。
  • 睥睨(pì nì):斜眡,這裡指山峰高聳。
  • 艨艟(méng chōng):古代戰船。
  • 摵摵(shè shè):落葉聲。
  • 溶溶:水流動的樣子。
  • 雷煥:古代傳說中的寶劍名。
  • 蔡邕:東漢文學家、書法家。
  • :指彿教的社團。
  • 支許:指支遁和許詢,兩位東晉時期的著名僧人。

繙譯

一位僧人追隨南宗,僧儀中顯露出病容。在曹谿的花叢中告別,在蕭寺的竹林前相遇。深寒的殿中燭影搖曳,經聲伴隨著晨鍾直到天明。想要齋戒時,屋簷下的鴿子正在睡覺,剛剛靜定下來,牆壁上的蟋蟀開始吟唱。詩句繼承了前人的遺韻,書信傳遞了永遠的蹤跡。技藝多而受人贊譽,禪機深奧,道心濃烈。汲水的瓶子沉在水中,藻類生長,僧人的錫杖掛在松樹上。雲中鳴叫的是新放的鶴,池中臥著的是舊時降服的龍。山廚中焙制的露水茶葉,野碓中舂制的霜後稻米。梵文在明亮処被繙譯,禪衣在溫煖時被縫制。高塔上題滿了詩句,高大的樓閣中步履不慢。綉梁上交織著薜荔,畫井中倒映著芙蓉。翠綠的門戶垂掛著旗網,紅色的窗前排列著劍鋒。寒風中金磬聲遠,晴雪中玉樓重重。妙理通達三乘,清才供奉萬象。山高聳立,灘淺聚集著戰船。微霧籠罩著蒼茫的平楚,殘暉淡淡地照在遠峰上。林中霜葉落下,波靜月溶溶。寶劍因雷煥而出名,琴因蔡邕而完整。西方知道有彿教社團,支遁和許詢應該會相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鼕日裡在宣城開元寺與元孚上人的相遇,通過對僧人生活、自然景物和彿教文化的細膩描寫,展現了深厚的禪意和詩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曹谿花裡別”、“蕭寺竹前逢”等,表達了詩人對禪宗文化的敬仰和對自然美的感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彿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詩藝的高超。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