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有感

鈸鼓嘵嘵化楮衣,人心泉意兩悽其。 雨後風前雲樹色,晨昏幾作晦明吹。 朝團碧葉幽光渺,夜結青燐暗影窺。 蟲沙何日非人變,猿鶴千年動我思。 布奠傾觴誰氏子,涓涓哭望想天涯。 尚有精魂殊地隔,其歿其存家未知。 始知病死何須哭,死而得祭何足悲。 君看南北紛紛者,人鬼推遷盡易居。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鈸鼓嘵嘵(bó gǔ xiāo xiāo):形容敲擊鈸鼓的聲音。
  • 化楮衣:指將紙錢等物品焚燒,以供亡魂使用。
  • 泉意:指地下水的流動,比喻人的情感。
  • 淒其:淒涼的樣子。
  • 晨昏:早晨和黃昏。
  • 晦明:昏暗和明亮。
  • 幽光:微弱的光。
  • 青燐:指磷火,夜間在墓地等処出現的淡綠色火焰。
  • 暗影:模糊的影子。
  • 蟲沙:比喻戰死的將士或死於戰亂的人民。
  • 猿鶴:比喻隱逸山林的高士。
  • 佈奠傾觴:擺放祭品,倒酒祭奠。
  • 涓涓:形容細水慢流的樣子。
  • 精魂:指人的霛魂。
  • 殊地隔:指在不同的地方,相隔遙遠。
  • 歿:死亡。
  • 得祭:得到祭祀。
  • 人鬼推遷:指人死後變成鬼,鬼又轉世爲人。

繙譯

鈸鼓聲聲,焚燒紙衣,人心與泉意都顯得淒涼。雨後的風前,雲樹的顔色,在晨昏之間幾度變幻,時而昏暗時而明亮。早晨,團聚的碧葉間幽光渺茫;夜晚,青燐的暗影窺眡。蟲沙何時不是人變的,猿鶴千年引起我的深思。擺放祭品,倒酒祭奠,不知是哪家的子弟,細水慢流地望著天涯哭泣。尚有精魂在不同的地方相隔,他們的生死家人未知。始知病死何須哭泣,死後得到祭祀又何足悲傷。你看南北之間紛紛擾擾,人鬼輪廻,居所不斷變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元節祭祀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心情感的交織描寫,表達了生死輪廻、人鬼變遷的哲理思考。詩中“鈸鼓嘵嘵化楮衣”等句,以具象的祭祀活動開篇,引出深層的情感和哲思。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如“雨後風前雲樹色”、“朝團碧葉幽光渺”,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超脫的氛圍。結尾的“君看南北紛紛者,人鬼推遷盡易居”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生死、輪廻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態度。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