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 郭鈺
猛虎長嘯風滿谷,十載山中往來熟。 朝啖牛羊暮殺人,眈眈不畏弓刀逐。 山翁死後空茅屋,山下行人早投宿。 妖狐憑威作人語,跳梁白日欺樵牧。 南來壯士怒相觸,彎弓射虎穿虎腹。 閃爍雙睛甘就戮,髑髏作枕皮爲褥。 人生何必書多讀,能事自足驚殊俗。 何當更斬長橋蛟,老夫雖死關心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眈眈 (dān dān):形容虎視眈眈,目光兇狠。
  • 髑髏 (dú lóu):頭骨,這裏指虎的頭骨。
  • (rù):墊子,褥子。
  • 殊俗 (shū sú):不同的風俗,這裏指非凡的事蹟。
  • 長橋蛟 (cháng qiáo jiāo):傳說中的水中怪獸,比喻更大的禍害。

翻譯

猛虎在山谷中長嘯,風聲滿谷,它在山中已經往來熟悉了十年。 早晨吃牛羊,晚上殺人,它兇狠地盯着,不怕弓箭和刀槍的追逐。 山中的老人去世後,茅屋空空,山下的行人早早地投宿。 妖狐依仗威勢模仿人說話,白天跳梁,欺負砍柴和放牧的人。 從南方來的壯士憤怒地與虎相鬥,拉開弓箭射穿虎的腹部。 虎的雙眼閃爍着,甘願受死,用它的頭骨做枕頭,皮做褥子。 人生何必讀那麼多書,能做的事情足以驚動不同的風俗。 何時能再斬殺長橋下的蛟龍,我雖死,但心繫此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隻兇猛的虎在山中的恐怖統治,以及最終被壯士所殺的情景。詩中,「猛虎長嘯風滿谷」等句生動地展現了虎的威猛和山中的恐怖氛圍。後文通過「南來壯士怒相觸」等句,展現了壯士的英勇和正義,最終虎被殺,象徵着邪惡被正義所戰勝。詩末,作者表達了對更大禍害的擔憂和對正義行爲的嚮往,體現了作者對社會正義的深刻關懷。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