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越能仁用章俊禪師

· 張翥
晚節叢林道欲孤,喜公赤子服於菟。 千巖萬壑平安否,淡飯長齋飽得無。 坐觀山童窺止水,講經龍女獻明珠。 沃洲勝會還堪繼,豈獨東林有社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赤子:比喻心地純潔、無邪的人。
  • 服於菟:菟,即菟絲子,一種寄生植物。這裏比喻歸附於人。
  • 千巖萬壑:形容山巒連綿,地勢險峻。
  • 長齋:長期吃素。
  • 止水:靜止不動的水,比喻心境寧靜。
  • 龍女獻明珠: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 沃洲:地名,指沃洲山,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
  • 東林:指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
  • 社圖:指佛教的社團或組織。

翻譯

在叢林的晚年,道路似乎變得孤獨, 欣喜你如赤子般純潔,歸附於這禪意之中。 千山萬水,你平安嗎? 淡飯長齋,是否已飽足? 你坐觀山童靜觀止水, 講經時,龍女獻上明珠。 沃洲的盛會,仍可繼續, 不僅僅東林有佛教的社團圖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禪師生活狀態的關切與讚美。詩中,「赤子服於菟」形象地描繪了禪師純真的心境和歸附於佛法的決心。通過「千巖萬壑」、「淡飯長齋」等意象,展現了禪師在艱苦環境中堅守信仰的情景。後兩句則通過寓言式的表達,讚美了禪師講經的智慧與影響力,以及佛教社團的繁榮景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禪師及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