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捫蘿(mén luó):攀援藤蘿。
- 嵐氣(lán qì):山間霧氣。
- 繽紛(bīn fēn):繁多而雜亂的樣子。
- 樹陰(shù yīn):樹木的陰影。
- 僧歸(sēng guī):和尚歸來。
- 樵唱(qiáo chàng):樵夫唱歌。
- 逆風(nì fēng):迎着風。
- 白練裙(bái liàn qún):白色的裙裾,這裏指詩人在醉酒後的狂放書寫。
翻譯
攀援藤蘿登上絕頂,山間的霧氣溼潤而繁多。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樹木的陰影濃密如雲。 和尚歸來翻過山嶺,樵夫的歌聲迎風傳來。 等詩人醉意盎然時,他將在白裙上狂放地書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攀登石頭城清涼寺的所見所感。詩中,「捫蘿上絕頂」展現了攀登的艱辛,「嵐氣溼繽紛」則生動地描繪了山間的霧氣。後兩句通過對「樹陰」和「僧歸」、「樵唱」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生動的山間氛圍。結尾的「更待詩人醉,狂書白練裙」則表現了詩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放縱與自由,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甲子元日夜大雪初三日立春始晴 》 —— [ 元 ] 張翥
- 《 鳳凰臺上憶吹簫 · 聽沈野雲吹簫醉後有賦 》 —— [ 元 ] 張翥
- 《 黃河 》 —— [ 元 ] 張翥
- 《 次韻題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隱 》 —— [ 元 ] 張翥
- 《 春闈和周伯溫韻呈同院 》 —— [ 元 ] 張翥
- 《 雪後苦寒 》 —— [ 元 ] 張翥
- 《 題唐子華畫王師魯尚書石田山房 》 —— [ 元 ] 張翥
- 《 金縷詞送上官子東之崑山州幕官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