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良卿送牡丹

三年野處雲水俱,逢春未始襟顏舒。 故人持贈木芍藥,慰我意重明月珠。 入門神彩射人倒,荒村爭看傾城姝。 急呼瓶水浴紅翠,明窗淨几相依於。 自言私第惟此本,每開蹄轂窮朝晡。 樹高丈許花數十,紫雲滿院春扶疏。 栽培直訝天上種,薰染不類人間株。 有時風蕩香四出,舉國皆若蘭爲裾。 貧家蔀屋僅數椽,照耀無異華堂居。 天葩如此忍輕負,轉首夢斷巫山孤。 明當灑掃遲鳧舄,未審肯踵荒寒無。 餘聞感德良勤劬,久習懶散倦世途。 深藏非是德公傲,索居莫哂儀曹愚。 禁廚一臠味已得,類推固可知其餘。 君持詩去爲花誦,蜂蝶應亦相歡娛。
拼音

所属合集

#牡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野處:指在野外居住。
  • 襟顏:指心情和麪容。
  • 木芍藥:即牡丹,因其花形似芍藥,故稱。
  • 明月珠:比喻珍貴之物。
  • 神彩:神采,指人的精神面貌。
  • 傾城姝:指極其美麗的女子。
  • 蹄轂:指車輪,這裏比喻忙碌。
  • 扶疏:枝葉茂盛分披的樣子。
  • 天葩:指天上的花,比喻牡丹。
  • 蔀屋:指簡陋的房屋。
  • 華堂居:華麗的居所。
  • 灑掃:打掃清潔。
  • 鳧舄:指仙人的鞋子,比喻仙人。
  • :跟隨。
  • 荒寒:荒涼寒冷。
  • 感德:感激恩德。
  • 勤劬:勤勞辛苦。
  • 索居:孤獨地居住。
  • 儀曹:指禮部官員,這裏可能指作者自己。
  • 禁廚:指宮廷的廚房。
  • 一臠:一小塊肉,比喻少量。
  • 類推:由此及彼地推想。
  • 蜂蝶:指蜜蜂和蝴蝶。

翻譯

三年來我一直在野外居住,與雲水爲伴,遇到春天也未曾感到心情舒暢。 故友贈送我一株牡丹,它珍貴如明月珠,安慰我沉重的心情。 進門時,它的神采讓人傾倒,荒村中的人們爭相觀看這傾城的美人。 我急忙找來瓶子裝水,讓它在明亮的窗前依偎。 朋友說他的私宅只有這一株牡丹,每當花開,他便從早到晚地欣賞。 這株牡丹樹高丈許,花開數十朵,紫雲般的花朵在春光中茂盛分披。 它的栽培彷彿來自天上,薰染出的香氣不似人間之物。 有時風吹過,香氣四溢,整個國家都彷彿被蘭花裝飾。 我這貧家的簡陋房屋,因它的照耀而變得如同華麗的居所。 如此天上的花,我怎忍心辜負,轉眼間夢斷巫山,孤獨無依。 明天我將打掃清潔,期待仙人的到來,不知你是否願意跟隨我這荒涼寒冷之地。 我深感你的恩德,勤勞辛苦,我久已懶散,厭倦了世途。 我深藏不露並非傲慢,孤獨地居住,請不要嘲笑我的愚笨。 宮廷的廚房中一小塊肉已讓我滿足,由此及彼,我可知其餘的美味。 你帶着這首詩去爲花誦讀,蜜蜂和蝴蝶也應會感到歡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荒村中收到故友贈送的牡丹後的心情變化。牡丹的美麗和香氣給作者帶來了極大的安慰和喜悅,使他暫時忘卻了孤獨和荒涼。詩中通過對比荒村與牡丹的美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讚美和對友情的感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世事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張養浩

張養浩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御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家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賙濟,竟爲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