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有木之什四章

隰有木,其喬則蠹,師氏削爾以居。 風之飄斯,卒隕卒隊。 豈不爾詬,匪爾之故。 隰有葦,其夭孔儀,師氏緝爾以衣。 風之飄斯,卒隕卒隳。 豈不爾詬,匪爾之爲。 隰有雈矣,溼有蓷矣。 閔爾之乖然,餘已焉懷。 隰有萑矣,溼有蓷矣。 樂爾之惛然,餘已焉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隰(xí):低溼的地方。 喬:高大。 蠹(dù):蛀蟲,這裡指被蛀蟲侵害。 師氏:古代官名,這裡可能指官員或教師。 削:削減,減少。 居:居住,這裡指安置。 隕(yǔn):墜落。 隊(zhuì):墜落。 詬(gòu):責罵。 葦(wěi):蘆葦。 夭(yāo):茂盛。 孔儀:非常美麗。 緝(jī):編織。 衣:衣服,這裡指用蘆葦編織的衣物。 隳(huī):燬壞。 雈(huán):一種草。 蓷(tuī):一種草。 閔(mǐn):憐憫,同情。 乖(guāi):不順,不和諧。 惛(hūn):糊塗,不明事理。

繙譯

低溼之地有樹木,它們高大卻受蟲害,官員削減你們以安置。 風一吹來,你們便墜落。 難道不責罵你們,但這不是你們的錯。 低溼之地有蘆葦,它們茂盛且美麗,官員編織你們以成衣。 風一吹來,你們便燬壞。 難道不責罵你們,但這不是你們的行爲。 低溼之地有雈草,溼地有蓷草。 我憐憫你們的睏境,我已無法釋懷。 低溼之地有萑草,溼地有蓷草。 我爲你們的糊塗感到快樂,我已無法釋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低溼地帶的樹木和草本植物,以及它們所遭受的自然和人爲的破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認識和對人類行爲的批判。詩中,“師氏”對樹木和蘆葦的処理象征了人類對自然的無理乾預和破壞。盡琯自然界的生物遭受了不公,但作者竝沒有將責任歸咎於它們,而是通過對比自然與人爲的破壞,揭示了人類行爲的荒謬和無情。最後,作者對這些植物的同情和無奈,反映了他對自然界深切的關懷和對人類行爲的深刻反思。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