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萃勝橋入山沿澗嶺至縹緲樓
茲橋綰羣流,並割三山半。
舉頭一峯尊,翼者亦簪漢。
下有突星瀨,怪石鳥獸竄。
宵行或見怵,燕坐出深玩。
窈窕徑復通,蜿蜒勢中斷。
白石紆清流,信意可枕盥。
稍南穴其背,忽得天地觀。
卻顧所入山,依依在几案。
念此迴環機,欣然一笑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綰(wǎn):系,連接。
- 三山:指三座山峯。
- 簪漢:指山峯高聳,如簪子插入雲霄。
- 瀨(lài):急流。
- 怵(chù):害怕,恐懼。
- 燕坐:安坐,靜坐。
- 窈窕(yǎo tiǎo):形容路徑曲折深遠。
- 蜿蜒(wān yán):形容路徑曲折延伸。
- 紆(yū):彎曲,繞行。
- 枕盥(guàn):指以水洗面,這裏形容親近自然。
- 穴(xué):洞穴。
- 迴環機:指自然景色的變化和佈局。
翻譯
這座橋連接着衆多水流,將三座山峯分割開來。擡頭望去,一座山峯顯得格外尊貴,其他山峯也如簪子般插入雲霄。山下有急流沖刷着怪石,形狀各異的石頭像是鳥獸在逃竄。夜晚行走可能會感到害怕,但靜坐其中卻能深入欣賞。曲折的小徑時而通達,時而因地勢中斷。白色的石頭彎曲地穿過清澈的溪流,隨意地可以用來洗臉。向南走,山背忽然出現一個洞穴,突然間看到了壯麗的天地景色。回頭看看剛纔進入的山,依依不捨地彷彿就在眼前。想到這自然景色的巧妙佈局,不禁欣然一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沿着山澗小徑至縹緲樓的所見所感。詩中,王世貞通過細膩的筆觸,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融爲一體。他不僅捕捉了山水的靜態美,如「綰羣流」的橋、「簪漢」的山峯,還生動地描繪了動態的景緻,如「突星瀨」中的怪石和「窈窕徑」的曲折。詩人的情感隨着景色的變化而變化,從初見山水的驚歎,到深入其中的玩味,再到對自然佈局的讚歎,情感層層遞進,最終化爲欣然的微笑。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王世貞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