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閣下寓直蕭九舍人亦直內署因寄書懷四韻

· 杜牧
御水初銷凍,宮花尚怯寒。 千峯橫紫翠,雙闕憑闌干。 玉漏輕風順,金莖淡日殘。 王喬在何處,清漢正驂鸞。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禦水:宮中的水。
  • 銷凍:融化冰凍。
  • 怯寒:害怕寒冷。
  • 千峰:形容山峰衆多。
  • 紫翠:紫色的山和翠綠的樹。
  • 雙闕:古代宮殿前的兩個高台。
  • 憑闌乾:依靠在欄杆上。
  • 玉漏:古代計時器,這裡指時間。
  • 金莖:指太陽的光芒。
  • 淡日殘:日光漸漸減弱。
  • 王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清漢:銀河。
  • 驂鸞:駕馭鸞鳥,指仙人乘鸞飛行。

繙譯

宮中的水剛剛融化冰凍,宮裡的花兒還害怕寒冷。 遠処的山峰橫亙著紫色的山和翠綠的樹,我依靠在宮殿前的欄杆上。 時間在輕輕的風中流逝,太陽的光芒漸漸減弱。 我在想,仙人王喬現在何処,是否正在銀河上駕馭著鸞鳥飛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宮中的景色,通過“禦水初銷凍”和“宮花尚怯寒”表達了初春的寒意。詩中“千峰橫紫翠,雙闕憑闌乾”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和宮殿的宏偉。後兩句“玉漏輕風順,金莖淡日殘”則抒發了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尾的“王喬在何処,清漢正驂鸞”則帶有仙境的遐想,增添了詩的神秘和超脫之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仙境的曏往。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