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髭鬚(zī xū):鬍鬚。
- 賈客(gǔ kè):商人。
- 漁翁:捕魚的老人。
- 葦林:蘆葦叢生的地方。
- 紅蓼(hóng liǎo):一種水生植物,秋天開花,花色紅豔。
- 棹(zhào):船槳,這裏指船。
翻譯
年少時,鬍鬚上已見白雪般的侵染,離家三日,心中感受千變萬化。 早晨隨着商人們擔憂天氣的變化,夜晚則追隨漁夫在蘆葦叢中過夜。 秋天的水面上,鷺鳥飛翔,紅蓼花在晚風中搖曳,暮色中的山間,猿猴的叫聲在深邃的白雲中迴盪。 重陽節時,酒已釀熟,茱萸也變得紫紅,我卻獨自在江邊,倚着船槳吟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年輕時離家遠行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憂思。詩中,「髭鬚雪欲侵」一句,既顯示了詩人的年少,又暗示了歲月的無情。後文通過對朝夕不同場景的描繪,展現了詩人旅途中的孤獨與對家鄉的思念。特別是「秋水鷺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兩句,以景寓情,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結尾的「重陽酒熟茱萸紫,卻向江頭倚棹吟」則進一步以節日和酒的意象,加深了詩人的孤獨感和對家鄉的眷戀。

杜荀鶴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人。晚唐詩人。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稱杜十五。幼好學。四十六歲才中進士。五代梁太祖(朱溫)時,授員外郎、知制誥;最後任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恃強胡爲。工於詩,有“風暖鳥聲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風集》三卷,顧云爲之序,“其壯語大言,則決起逸發,可以左攬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杜荀鶴體”。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