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定觀歸

詩僧百丈來,復作五臺別。 丁然振金錫,桂子落秋雪。 山空白雪閒,風息萬籟滅。 相思何處無,江湖一明月。
拼音

所属合集

#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詩僧:指擅長作詩的僧人。
  • 百丈:形容距離很遠,這裡指從遠方來。
  • 五台: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是中國彿教四大名山之一。
  • 丁然: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 金錫:指僧人所持的錫杖,通常爲金屬制成。
  • 桂子:桂樹的果實,這裡比喻落下的雪。
  • 萬籟:指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
  • :(lài),古代指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

繙譯

一位擅長作詩的僧人從遠方來到這裡,現在又要告別前往五台山。他清脆地揮動著金屬制成的錫杖,倣彿桂樹的果實如鞦雪般飄落。山中空曠,白雪靜靜地覆蓋著,風停了,自然界中的聲音都消失了。無論在何処,我們都會相思,就像江湖之上,一輪明月高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僧定觀歸去的情景,通過“金錫”、“桂子落鞦雪”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山空白雪閒,風息萬籟滅”一句,以靜謐的自然景象映襯出僧人內心的甯靜與超然。結尾的“相思何処無,江湖一明月”則表達了無論身在何処,相思之情如明月般永恒不變,展現了詩人對友人離別後的深情思唸。

黃清老

元邵武人,字子肅。篤志勵學,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除翰林國史院典籍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出爲湖廣儒學提舉。時人重其學行,稱樵水先生。有《春秋經旨》、《四書一貫》。 ► 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