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㘰歌
楝花風殘啼鴂舌,蓮花㘰上春三月。㘰上女郎齊踏歌,輕衫白薴飄香雪。
青山深鎖薊家村,使君艇子恰當門。門前滿樹櫻桃子,手摘櫻桃招使君。
使君本是龍門客,身脫宮袍岸烏幘。何處江南最有情?新買蓮花㘰上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楝花風:指楝樹開花時的風,標誌着春天的結束。
- 鴂舌:鳥名,即杜鵑,其鳴聲似「不如歸去」。
- 蓮花㘰: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江南水鄉的一個地方。
- 白薴:白色的苧麻布,這裏指用苧麻布製成的衣服。
- 香雪:形容女郎身上的香氣和白衣如雪。
- 薊家村:村莊名,具體位置不詳。
- 使君:對地方官的尊稱。
- 龍門客:指有才華的人,源自「鯉魚跳龍門」的典故。
- 宮袍:官員的禮服。
- 岸烏幘:脫下官帽,表示不再擔任官職。烏幘,黑色的頭巾,代指官帽。
翻譯
楝樹花落,春風漸殘,杜鵑鳥啼聲如訴。蓮花㘰上,春光正好,三月天。㘰上的女孩子們,齊聲歌唱,輕盈的衣衫,白苧製成,飄灑着如雪的香氣。
青山環繞,薊家村隱匿其中,使君的船正好停靠在門前。門前櫻桃樹果實累累,女孩們手摘櫻桃,熱情地招待使君。
使君本是才華橫溢之人,如今脫下官袍,換上烏幘,不再爲官。何處的人最懂得風情?新近在蓮花㘰上購置了宅邸,享受江南的柔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蓮花㘰上春日的景象,通過楝花風殘、杜鵑啼鳴等自然元素,營造出春意闌珊的氛圍。詩中女郎輕衫白苧,踏歌而行,形象生動,展現了江南女子的柔美與活力。使君的形象則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迴歸自然的情懷,體現了詩人對江南風情的讚美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情感細膩,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