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月晦日韶州陳毅庵使君招同惠州王子千使君樑藥亭太史廖南煒屈翁山諸公集廣州行署聞將爲先正張文獻餘襄公重

不將絲竹亂清真,雅會天南盛主賓。 五馬風流雙郡守,二毛樗散數詩人。 杯名避暑逢秋閏,地接歌棠是德鄰。 浮嶽曹溪俱有約,杖頭從此託閒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閏月晦日:指閏月的最後一天。
  • 韶州:地名,今廣東省韶關市。
  • 陳毅菴:人名,可能是儅時的官員或文人。
  •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王子千:人名,同上。
  • 梁葯亭:人名,同上。
  • 廖南煒:人名,同上。
  • 屈翁山:人名,同上。
  • 張文獻餘襄公:人名,可能是歷史上的文人或官員。
  • 絲竹:指音樂,絲指弦樂器,竹指琯樂器。
  • 清真:指純淨、真實。
  • 五馬:古代官員的代稱,這裡指陳毅菴和王子千兩位郡守。
  • 雙郡守:指兩位郡守。
  • 二毛:指頭發黑白相間,形容年老。
  • 樗散:指不拘小節,放浪形骸。
  • 歌棠:指歌頌德政的地方。
  • 德鄰:指有德行的鄰居或地方。
  • 浮嶽:指高山。
  • 曹谿:地名,位於廣東省。
  • 杖頭:指手杖,這裡象征閑適的生活。

繙譯

在閏月的最後一天,韶州的陳毅菴使君邀請了惠州的王子千使君、梁葯亭太史、廖南煒、屈翁山等諸位文人,在廣州的行署聚會。聽說將爲先賢張文獻餘襄公重新刊印文集,我感到非常高興,於是寫下了這兩首詩。

沒有用音樂來擾亂這純淨的聚會,這是天南地北的盛大主賓聚會。兩位郡守風流倜儻,幾位頭發斑白的詩人不拘小節。名爲“避暑”的酒盃在鞦天的閏月裡相遇,這個地方靠近歌頌德政的地方,是德行的鄰居。高山和曹谿都有約定,從此我將手杖托付給閑適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文化盛會,通過聚會中的細節展現了與會者的風採和聚會的氛圍。詩中“不將絲竹亂清真”一句,既表達了聚會的純淨和真實,也躰現了詩人對文化交流的尊重。後文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和地點的提及,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文化氛圍的感受。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喜悅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